一、历史沿革
1993年、1994年我校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专科)。
2000年,我校建筑系艺术设计专业开始面向全国省市招生。
2013年学院正式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决定成立城市艺术学院,并设立艺术设计系,下设艺术设计专业、景观建筑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方向,两个专业一个方向。专业教师达35人。在校学生近900余人。
2015年,随着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艺术设计专业更名为环境设计专业,并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到目前为止,环境设计专业历史悠久,办专业时间二十余年,是我院主干专业,是我校艺术学科发展的基石,对艺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2013年环境设计专业获批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2019年建设成为天津市十三五应用型专业,2022年获批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自开办以来,已培养19届本科毕业生,累计4000余人。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艺工融合”,着重进行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天津市、华北地区乃至我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城市建设艺术方面的人才。
二、基本情况与成绩
(1)师资情况
环境设计专业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6人;博士3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4人,硕导4人,双师型教师10人。
(2)本专业教学科研设施情况
环境设计专业建立了6个专业实训室与1个研究基地:家饰设计实训室、智能化设计实训室、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室内设计实训室、景观设计实训室、环境艺术与产业集群研究室、敦煌壁画教学临摹与研究基地。
与学院其他专业共享的教学资源有,3个教学专用机房(其中1个苹果机房);1个艺术展览馆,建筑面积达1500平米;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艺术教学与科研信息中心;16间多媒体教室。
与学校其他学院教学资源共享的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模型制作实验室、木工实习实验室)
(3)教学及科研情况
近年来,专业参与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改项目1项,获批市级教改项目3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参与完成了天津市青年美术节、乡村振兴等实践项目4项;获批天津市131人才二层次人选等市级人才1人;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参与制定天津市建委《天津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技术标准》(DB/T 29-35-2017);获市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教师美术、设计作品入选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40余项。
(4)服务社会情况
以环境艺术与产业集群研究室等所、室为平台,开展了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社会服务多项。其中较为有影响的工程项目有:北京大兴区半壁店村低碳小镇整体景观规划及建筑室内设计;天津市西青区养老院整体景观规划及室内设计;城建大学众创空间室内室内设计;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办公楼整体设计;周邓纪念馆局部展厅、观影厅、贵宾厅设计;天津市自然博物馆演播厅设计;中国大戏院内部装饰设计;天津大无缝美国德克萨斯州厂区整体景观规划设计等。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建立较为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20余家:上海红星美凯龙智装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金螳螂天津设计院、AECOM天津办公室等。
(7)人才培养情况
在开办专业以来,本专业有众多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进行自主创业,如掌科通3D打印咨询服务公司、天津鸿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
近年来,30余人次出国留学,80余人次考上研究生;30余人次获国家级以及市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其中1人次获国家级金奖,3人次获天津市金奖;40余人次学生获国家级专业设计比赛奖项,20余人次获市级竞赛奖项;8人次获设计大赛一等奖;学生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申报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其中卓越设计师班就业率历年均达到100%,8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参与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国家重要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毕业生升学、留学率逐年提高,其中包括天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
三、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艺术设计专业(2015年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艺术设计专业更名为环境设计专业)获批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2013年,本专业实验室获批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十三五”期间环境设计专业获批天津市十三五应用型专业建设点。
2016年,学校以环境设计专业为基础,成立天津市一级协会天津市城市艺术研究会。
2022年本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